-
09月23日
-
该片第一季于2012年在国内播出后,并未受到太多重视,却在海外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功,强势登陆美国公共电视网(PBS)、德国北威州电视台、澳大利亚广播公司等多家海外主流媒体。在美国的189家电视台累计播出了1323次,覆盖了超过67%的收视市场,覆盖时段达到76%,这是中国大陆制作的电视节目第一次达到如此广泛的影响力,该纪录片因此摘得当年中国新闻奖一等奖。
2014年10月,制作方上海外语频道(ICS)再次推出《中国面临的挑战(第二季)》中英文版,分别在东方卫视、上海纪实频道、艺术人文和外语频道多个平台播出,并将在2015年初再度登陆美国公共电视网等海外主流媒体。
纪录片中的这位美国学者,是知名中国问题专家罗伯特·劳伦斯·库恩,他有着银行家、政论家、社会活动家等多重身份,而真正让他蜚声海内外的,是他在十年前出版的畅销著作《他改变了中国:江泽民传》。此后,他又出版了谈论中国改革开放的《中国三十年》等作品,并长期在CNN、BBC、彭博社担任中国问题嘉宾。
在中国人眼中,他是一个西方人;而在西方人眼中,他一直在为中国说话。在《中国面临的挑战》中,库恩秉持着“帮助国际社会理解当今中国”的理念,全片以一个西方人的视角,观察、研究、分析中国的现实问题。第一季共五集,分别聚焦中国经济、民生、创新、政治和价值观五大领域,第二季则以同样篇幅提出五大命题,“中国能实现和谐吗?”“中国能变得更美丽吗?”“中国,文明依旧重要吗?”“犞泄愀磺苛寺穑俊焙汀爸泄阍跹执俊?近年来,中国在对外形象宣传方面投入不断加大,比如在全球123个国家建立起近500所孔子学院,斥巨资在纽约时代广场循环播放国家形象宣传片,这些举措投入成本巨大,却并未收到理想效果,甚至受到非议。
万博娱乐平台是正式注册的网上娱乐公司,万博注册地址拥有全球最火爆齐全的游戏项目,新万博网页带给您最奢华游戏盛宴,万博娱乐平台都做得非常好。新一届政府上台以后,将国家形象宣传提到国家战略高度,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不同场合提出,“要提升国家软实力,讲好中国故事,做好对外宣传。”在2014年末的外交工作会议上,他更是作出表态,“中国要以更主动的姿态融入世界”,这被库恩阐述为中国政府正在提出一种新的外交观,从以前的“跟跑者”变为“领跑者”。
然而,传统“一边倒”的赞歌式宣传,片面宣扬中国改革发展的“巨大成就”和“伟大进步”,很难入西方主流社会法眼,甚至会招致反感。“中国威胁论”“中国崩溃论”始终占据着西方舆论市场,要改变这种状况,中国的外宣工作必须调整思路,走出传播误区。
上海外语频道总监孙伟向《凤凰周刊》记者分析,此片在制作之初,便将目光瞄准了海外市场,之所以能在海外赢得市场认可,关键在于叙事方式打破了以往传统官方“宣传”模式,主动揭露自身发展中的问题和遇到的挑战,通过故事和人物挖掘一个复杂多元和行进中的中国。“从当今中国面临的挑战与问题出发,这样海外受众更容易接受。”孙伟这样解释操作思路的源起。而《中国面临的挑战》在西方电视媒体颇受认可,直视过去故意回避的诸多问题,让西方观众看到制作者的真诚态度。
孙伟强调《中国面临的挑战》的操作方法,只是遵循了国际市场的基本传播规律,不回避中国发展中的困难和矛盾,也不自设禁区,敢于触碰民主法治、基层治理等“敏感”、却备受西方社会重视的话题,并以符合西方人习惯的表述方式,向西方观众讲述中国故事,这是外宣模式的一种新尝试。
孙伟坦言,过去中国政府在外宣方面的投入与回报不对等,从政府来说,应该为国际传播创造更好的条件,“倒不一定是投入多少钱,而是对于所有在从事国际传播的媒体,给予更多实在的支持,最好的支持就是开放的心态,特别是负责对外传播的政府官员,他们要成为中国公关形象最好的树立者和维护者。他们要多接受负责国际传播的媒体的采访,帮助这些媒体提高权威性。”
让世界了解中国
记者:为什么会接受ICS的邀请,来制作《中国面临的挑战》这部纪录片?从“挑战”的角度切入中国现实,这种操作思路从何而来?
库恩:过去的二十多年,我一直致力于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,西方世界对中国有一些长期的误解,并不是说他们的理解是完全错的,而是他们没有看到一个完整的中国,他们只是看到了某些局部。我希望能更综合地、动态地、变化地看中国,这对于理解中国很重要。
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需要真实以对,而不是官方所习惯的宣传方式。中国越是能够用世界的眼光看待自己,越有助于自身持续的改革和发展。过去,我用很多不同的方式讲述中国,比如在世界主流媒体BBC、CNN发表评论,为前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写传记,也有制作电视纪录片。这次我们提出“中国面临的挑战”,并不是要批评中国,而是向世界呈现中国面临的真问题。
这是我第一次与ICS合作,我在很多年前就知道他们,他们的团队很专业,观点犀利,在媒体沟通方面也很出色。他们最初是希望能够更多地呈现中国的成绩,我对此并没有特别大的兴趣,因为首先世界没有兴趣了解中国取得的成绩,其次我自己本意也不喜欢这种方式,我认为更有价值的是谈谈中国面临的问题,为新一代领导人呈现出他们的挑战,这将是中国乃至世界感兴趣的话题,因为这是面向未来的。将注意力集中于问题、挑战和缺点,人们才更加相信你所说的内容。
记者:《中国面临的挑战》以“帮助国际社会理解当今中国”为主旨,针对的是所谓对中国“不理解”的现象,如果说西方媒体对中国的某些报道存在偏差或误解,那么导致这种偏差和误解的原因是什么?
库恩:外媒的误解是很微妙的,因为他们不只是针对中国,当然也有一些外媒是不喜欢中国的,那另当别论。大多数西方媒体并不是有意针对中国,他们针对的只是中国的一些具体事实,不论这个事实发生在哪个国家,比如滥用权力,尤其当权力威胁到公民利益的时候,他们就会作出揭露与批评,这不是对中国的偏见。
这些问题在今日中国也是真实存在的,他们指出来了。而误解的产生,则是源于他们没有看到中国的其他部分,没有看到中国的进步,在人权方面、经济民生、社会自由度方面的进步,他们关注的重点并不在这些成就上,这是认知顺序的问题。
只要真理,不要平衡
记者:你经常在西方媒体上为中国的现实政治、经济“辩护”,还积极地向西方阐释“三个代表”“科学发展观”“中国梦”等中国领导人的执政理念,这是否是为了取得某种平衡?
库恩:我并不是为中国政府辩护,也不是为美国政府说话,我是从科学与哲学的角度发言。我并不代表任何人,只代表自己,不同意我的观点没有关系,我只是想让人们知道,中国的领导人和普通民众在想什么。通过研究“三个代表”“科学发展观”“中国梦”,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中国领导人对这些问题或者这个时代的看法,这些执政理念都表达出他们要做一些事情、改变一些现状的愿望,这对理解当下中国社会具有启发性,我也想让西方媒体和世界都能理解。
很多西方媒体忽视了中国领导人的思想,我想在这中间做一个双面的讲解员,我喜欢分析并传播这些思想。我在努力向西方媒体做两件事,第一,我在向他们描述中国领导人的想法,并不加入我自己的观点。我经常同中国领导人对话,最近我与两位中国高层领导做了一次长达两小时的谈话,我知道他们正在想什么,也就可以向世界准确地传播他们的思想;第二,我要说出自己的观点,即我的批评或评论,我将这两点区分得很清楚。
我在传达的准确性上做了很大努力,但这并不是在平衡,我并不喜欢平衡,因为平衡意味着中间路线。我只要真理,真理并不一定是中间地带的。比如评价文革,我并不会做出所谓的“平衡”,说它哪里好、哪里不好,我不会这样,文革是全面错误的,这就是平衡与真实的区别。
记者:你一直强调“讲述真实的中国”,你眼中的“真实”是什么?纪录片从选材到剪辑都是有所取舍的,你如何确保内容的真实性?
库恩:没有人可以描述全部真实,我也只能描述我所看到的“真实”。我有很多的指导者,有高层领导,有知识分子,也有普通人,我向他们收集大量的意见,再从这些意见中提取共同点,比如中国问题的多样性、复杂性、变化性、冲突性以及个体性。
每个个体重视的问题是不一样的,有人关心医疗保障,有人关心环境污染,有人重视教育平等,有许多不同的声音,我也乐于听到这些不同的声音。我想找到可以展现中国多样化的方法,但我只可以展现众多方面中的一面,那就是我眼中的真实中国。
对我而言,了解中国的最好方式,就是写文章、写书、参加访谈节目、制作纪录片——向世人展示中国。我生活中的乐趣就是了解新鲜事物,我想要理解中国,理解她的复杂性,理解不同的文明和历史,这对我来说是一种享受。而且有些人很欣赏也感激我所做出的努力,我乐于这样坚持做下去。最好的了解方式,就是做出一些让别人可以看到的东西,能做出这些东西才是真正的理解。
从“跟跑者”变成“领跑者”
记者: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崛起,中国对自身的国际形象越来越重视,在外宣方面的投入也越来越大,比如建孔子学院、拍国家形象片,但收到的效果并不理想,甚至受到许多质疑,这是否是中国的外宣工作陷入了某种误区?
库恩:近年来,中国政府确实在塑造国际形象方面做了许多努力,但很多都未达到预期的效果。原因其实很简单,举个极端的例子,朝鲜极力向世界打造“人民幸福安康”的形象,但是外界看到的都是相反的现实。如果把一个事物描绘得百分之百的完美,其实适得其反,人们完全不会相信;但如果把一个事物描绘得90%是有问题的,只有10%是好的,人们或许会相信那10%,这就是认知的悖论。
过去中国政府的对外宣传,就陷入了这样的误区,总喜欢将自己打扮得非常正面,“报喜不报忧”,认为谈负面问题就会陷入麻烦,是给自己抹黑。实际上,大家更愿意看到中国以诚实的态度讲述自己面临的问题,敢于直面问题才有可能解决问题。
记者:具体而言该如何改进?
库恩:首先尽可能地展现中国的现实,不要矫饰,也不要忽视中国的问题。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,因为一些西方媒体倾向于夸大中国的负面新闻,所以中国政府倾向于宣传好的方面,认为这样就起到了“中和”的效果,但这种做法是错误的。
所以,不必在意评论家如何说,或者西方媒体如何说,只管讲述真实就可以了。其次是要作出改变,有些是短期内很难改变的,有些是不可能改变的,但有些是可以改变的。做到以上两点,世界对中国的态度就会随之改观。
记者:习近平曾在多个场合提出“要提升国家软实力,讲好中国故事,做好对外宣传”,如何用西方人喜闻乐见的方式讲述中国故事?
库恩:从宏观而言,当前中国外交正出现重大“拐点”,在国际事务上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出击。过去的中国倾向于自己发展,通过改革解决问题,只有当面临压力的时候,不得不向外界开放的时候才会转而向外,正应了邓小平的那句经典论述——中国需要韬光养晦。
而本届政府开始采取更为主动的外交政策,2014年末,习近平在外交工作会议上提出,“中国要以更主动的姿态融入世界,发出自己的声音,把更多的中国元素纳入到国际规则中,努力从他国获得更多对‘中国梦’的理解和支持”。显然,中国正从一个“跟跑者”变成“领跑者”,而且势不可挡。
不同的文明,不同的历史传统,有时候确实不容易互相理解。中国的儒家文明与西方的基督教文明产生的背景、哲学、理念完全不同,但我认为它们在某些普世的价值观上并没有根本差异。具体而言,每个人都想给子女最好的未来,身体健康、能接受良好的教育、做理想的职业等等,这在各个文明圈都是一致的,这是人性的共万博娱乐平台是正式注册的网上娱乐公司,万博注册地址拥有全球最火爆齐全的游戏项目,新万博网页带给您最奢华游戏盛宴,万博娱乐平台都做得非常好。通点。所以,最好的讲故事的方法,是从个体的遭遇和想法出发,尽可能减少假、大、空的宏大叙事,与世界进行坦诚的沟通,这才是融入世界主流文明的最佳方式。
除非注明,文章均为本站原创,转载请注明出处,谢谢。分类: 万博注册地址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dedecmsmb.comhttp://dallashoops.com/wanbozhucedizhi/59.html